首頁
ꄲ
ESC
ꄲ
LAM 2300 Ceramics Plate
禾悦LAMPlate
넳
넲
原料準備
- 陶瓷粉體選擇:根據應用需求選擇合適的陶瓷材料,如氧化鋁(Al₂O₃)、氮化矽(Si₃N₄)、氮化鋁(AlN)或碳化矽(SiC)。
- 添加劑:加入適量的黏結劑、分散劑、燒結助劑等,以改善陶瓷粉體的成型和燒結性能。
- 混合料:透過球磨機將陶瓷粉體混合均勻,確保粒徑分佈均勻。
2.成型工藝
2.1.流動成型(適用於薄板)
- 漿料製備:將陶瓷粉末與溶劑、活化劑混合,製成流動性好的漿料。
- 流延過程:將材料透過刮刀均勻地塗覆在流延上,控制塗層厚度。
- 乾燥:在受控環境下將流延後的陶瓷薄膜乾燥,她生坯。
2.2.等靜壓成型(適用於厚板)
- 模具裝填:將陶瓷粉裝入模具中。
- 等靜壓處理:在高壓下透過等靜壓設備將粉體壓製成坯體,確保密度均勻性。
2.3.注塑成型(複雜形狀)
3.脫脂與預燒
- 脫脂:將生坯在低溫(200°C至500°C)下逐步加熱,以去除燒結劑和有機添加劑。
- 預燒:在1000°C至1200°C之間進行初步燒結,增強坯體強度並去除殘餘雜質。
4.精密加工
- :與:使用雷射或鑽石砂輪進行尺寸和表面修整,確保尺寸準確。
- 鑽孔與開槽:依設計需求,在陶瓷上進行鑽孔、開槽或其他加工操作。
5.高血壓
- 在1700°C至2000°C的高溫下進行燒結,具體溫度取決於陶瓷的種類。
- 燒結形式:
- 常規射擊:在空氣或惰性氣氛中。
- 熱等靜壓燒結(HIP):在高溫高壓下進行,進一步提高陶瓷板的密度和機械性能。
- 氮氣燒結(用於氮化物陶瓷):在氮氣燒結過程中,防止材料分解。
6.後處理
- 拋光:透過高精度拋光設備與拋光設備表面處理,確保表面精度達到奈米級。
- 塗層(選購):根據應用需求,在陶瓷板表面塗覆腐蝕或抗靜電塗層。
- 清洗:在超音波清洗設備使用去離子水清洗,確保陶瓷板的潔淨度符合半導體標準。
7.檢測與品質控制
7.1.尺寸與整度檢測
- 使用三坐標測量儀(CMM)或雷射干涉儀檢測陶瓷板的精度、平整度和厚度均勻性。
7.2.機械性質測試
7.3.熱性能測試
7.4.電氣性能測試
7.5.潔淨度檢測
- 使用粒子計數器檢測陶瓷板表面的無塵度,確保符合ISO 5級(Class 100)無塵室要求。
8.包裝與交付
- 潔淨包裝:採用防靜電無塵包裝材料,陶瓷板單獨包裝,以防止污染。
- 標識與回顧:每塊陶瓷地標號,以便追蹤生產和檢測記錄。
- 運輸保護:在運送過程中採用防震保護措施,防止板材受損。
關鍵製程控制點
- 顆粒尺寸控制:陶瓷粉末的均勻性較好,且燒結緻密而緻密。
- 燒結製程最佳化:燒結溫度和製程的發展是影響陶瓷性能的核心因素。
- 潔淨度:環境必須符合無塵室標準,避免污染,並後續使用造成影響。
- 精密加工技術:確保板的平整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半導體設備的高標準。
應用場景
- 晶圓承載:在CVD、PVD、蝕刻設備中用作晶圓支撐和傳熱組件。
- 高溫平台:用於半導體測試設備的高溫平台。
- 靜電卡盤(ESC)基板:為靜電吸附的晶圓提供支撐。
優勢
- 高純度:滿足半導體製造對材料潔淨度的要求。
- 精度:整度和尺寸公差滿足微米級要求。
- 較高穩定性:在高溫和嚴苛環境下的績效優異。